咨询热线:

89829186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招聘 > 报考指南

课程评价的两种模式,课程评价的三种模式怎么理解

2019-06-26 | 文章来源:

它是课程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也常见于教师招聘考试中。今天,我们将带领您了解课程评价的两种主要模式,即目标评价模式和无目标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不仅有利于课程计划的完善,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认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目标评价模型:

这一目标是在泰勒的课程原则和评价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所谓泰勒的课程原则,是指泰勒提出的课程开发的四个步骤:(1)确定课程目标,即需要通过一门课程达到什么样的目标。(2)选择课程内容,即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能实现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的组织,即考虑用什么方法能更好的呈现课程内容。(4)评价,即对课程实施质量的价值判断。显然,在这四个步骤中,确定课程目标是最重要的,这也是 目标模式 名字的由来。顾名思义 目标模式 它是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来评价课程实施的质量。这种模式无疑简单、直接、方便。但也存在问题,即忽视学生的实际收获,于是无目的模式应运而生。

二、免费模式的目的:

无目标模式的作者是Screvane,其核心观点是将课程评价的重点从预期结果转向非预期结果,即考虑学生的实际收获。

这样说太抽象了。这里有一个更直观的例子。例如,在课程实施之前,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写 天地 四个字,但是实施后,学生并没有学会写这四个字,而是学会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如果按照目标模型来评价,课程实施会因为没有达到目标而失败。但是,根据自由评价的目的,这堂课是成功的,因为学生们是有成果的。相信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直观的发现,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评价的侧重点不同。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表格简单梳理一下这两种模式的要点: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视频演示 查看各个学科的视频演示!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笔试 面试 讲座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