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信
微信
视频号视频号
视频号
小红书小红书
小红书
微博微博
微博
抖音抖音
抖音
知乎知乎
知乎
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招聘 > 报考指南

论述什么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如何贯彻这一原则,德育原则“疏导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异同区分

时间:2022-04-18 17:11:38
来源:
浏览量:

在与教师相关的考试中,教育学的知识往往需要我们透彻的理解,考试中往往会同时出现很多相似的概念,尤其是在例题型选择题中,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概念之间的区别。“指导原则”和“因材施教”是一对相似的概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吧!

一.知识链接:

(一)指导原则

1.定义:引导性原则是指德育要有说服力,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积极向上。

2.深入了解:

(1)说明真相,疏导思想。年轻人缺乏生活经验,明辨是非的能力差。教师要耐心讲解道理,排除障碍,激发自觉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懂事、懂事、讲道理,改变自己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

(2)善用情境,有说服力。疏通思想后,要加强引导,把学生的思想引入社会规范之路,启发学生自觉分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启发性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和结合学生品德的优点,具有说服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3)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关注他们的积极性和微小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3.关键词:合理,稀疏思维。

4.例子:陶行知的《四颗糖果》故事。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1.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德育要从学生思想认识和道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2.深入了解:

(1)深入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3.关键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

4.例子:老师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学生。“柴亦蠢,可合鲁,师亦可辟,故君不见”;“闻你所做的”和“看你所做的,你所做的,和你所做的。”

第二,深度解读

1.考题: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在考试中往往以例题型选择题为主。

2.易错考点:该部分易错点主要是两者的区分,而且往往是以例题的形式作为辨析点。如其例,学生往往是从一点到另一点,很容易“想多了”。过度解读容易进入“死胡同”,需要学生准确把握。

3.做题技巧:要正确区分两者,只需对比两点:

首先,看学生的特点是否在作文中有明确提及。如果有学生的特点,就是“因材施教”。如果没有明确的特征,就是“指导原则”的意思。

第二,看问题。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主要是相互交流和交谈,学生就会转变思想,这就是“指导原则”。

三、题目练习

【选择题】下列选项中,()体现了德育因材施教的原则。

A.很难知道纸上谈兵是什么,但你必须亲自去做。

B.修行接近仁

C.关于优先权,首先知道,关于重量,关于行为。

D.看它是什么,它做什么,它做什么。

【答案】d .解析:从“德育”的内容“因材施教原则”和选项入手,我们知道这是考察德育因材施教原则的内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德育要从学生思想认识和道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选项A:“纸上所学虽浅,但必须实践”指的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毕竟不是完美的。要想深刻理解道理,就要自己去实践。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原则。

选项B:“修行接近仁”是指努力学习接近智慧,行善接近仁,体现了智性统一的原则。

选项C:“论序、知先、论重、论行”是指序、知先,然后才能指导实践;论功能,学是为了用,实践比知识更重要。知识与行动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原则。

选项D:“看清它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它是为了什么而安全”是指看清他在做什么,他过去做过什么,他的心安理得是什么。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所以本题为d。

结合本题题干中的陈述,选项A、B、C考查的是知行统一的道德规律,对应的因材施教原则应该是选项D,所以本题选择D。

以上是对“指导原则”和“因材施教”的深入解读。你区分它们吗?

(责任编辑:zljy-xxh)

考情咨询与资料获取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扫码即可在线咨询,真人客服1V1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智浪教育"获取更多考编资讯

在线咨询

地市校区联系方式

长沙总部浏阳校区株洲校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视频号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0731—89829186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mtkclu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