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3 | 文章来源:
课程分类是教师招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往往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等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综合课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在考试中被频繁考查。接下来我主要介绍一些关于综合课的相关考点。
一.概述:
1.代表:怀特海
2.概念:将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成一门综合学科,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注意学科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3.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类过于精细的缺点。其倡导者认为科学是一个统一体。物理发现可以用数学公式解释;化学发现可以用物理原理解释;心理特征可以用生物学术语解释;环境问题不仅涉及科学领域,还涉及社会、法律、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领域。靠一门学科来解决是绝对不行的,必须用一门综合学科。因此,所有的知识都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以综合课程的形式进行教学。此外,他们还认为,虽然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的细节不同,但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是相同的。
示例1:
【选择题】课程的根本目的是()。
A.强调以儿童活动为中心b .克服学科课程的过度细分
C.避免仅仅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动机来组织课程d .强调每门学科的逻辑组织。
1.【答案】b .解析:综合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类过于精细的缺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认知观。
二、综合课程的基本形式:
综合课程的四种基本形式按照课程整合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相关课程、综合课程、宽领域课程和核心课程。这四种形式的发展历史是:
1.它起源于赫尔巴特 教科书接触理论 赫尔巴特(Herbart)和齐勒(Ziller)基于统觉理论,提出教科书中只有相互联系的大单位才能引起儿童的内在兴趣,使他们保持活力;因此,建议将某一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2.麦克默里兄弟继承并发扬了赫尔巴特的观点,提出 关联理论 ,使某一门学科成为关注的核心,并努力使这门学科得到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持,进而提出相关课程。但相关课程只是一些独立学科之间的交流,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科的性质。
在20世纪,这些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进步教育学派试图改革新课程,并使儿童自身的经验成为一个综合因素。20世纪20-30年代,改良主义教育家在一些学校采取了活动课程和教材之间的某种妥协形式,提出了广域课程、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
相关课程:在保留原有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寻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相互照顾,相互衔接,相互穿插。A+B=A+B比如地理/历史。
综合课程(integrated course):也称综合课程(integrated course),是将一些学科整合到广泛的新学科中,选择有意义的课题或一般性问题供学生学习。比如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整合到生物学中。综合课程在学科综合程度上远远超出相关课程。
宽领域课程:宽领域课程是由几个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融合而成的综合课程,是一个能够覆盖整个知识领域的整体课程。
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像包裹在教学内容中的坚果一样,也叫问题中心课程。比如 阴霾 问题,需要综合地理、历史、物理、统计、气象等等; 校园暴力 问题,需要综合心理学、犯罪学、法学、家庭关系等等。
示例2:
【选择题】综合类课程包括()
A.核心课程b .潜在课程c .相关课程d .活动课程
【答案】AC。解析:综合课程包括相关课程、综合课程、宽领域课程和核心课程。所以答案是AC。
第三,综合课程的分类
根据调查研究中心主题或问题的不同来源,综合课程分为三种类型:学科综合课程、社会综合课程和儿童综合课程。
学科综合课程:调查研究的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科知识。它以学科或文化知识作为课程整合的基础。课程整合的核心主要来自学科。这门综合课程试图打破或超越各子课程的固有逻辑,形成有机整合不同学科内容的新逻辑。相关课程、综合课程、广域课程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的综合课程。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调查研究的中心问题源于社会生活的现实。它以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核心,组织和安排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目的是使学习者适应或改善当代社会生活。
儿童本位综合课程:又称经验本位综合课程,调查探究的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经验。其特点是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儿童的需要和动机、儿童的兴趣和心理发展为课程整合的核心,以促进儿童的经验成长和个性发展为目的。
示例3:
【选择题】本科综合课的三种形式是相关课程、宽领域课程和()。
A.整合课程b .潜在课程c .活动课程d .基础课程
【答案】a .解析:学科本位课程的三种形式是相关课程、综合课程和广域课程。
四。优势
1.综合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通过综合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往往会把某一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这样,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就会相互强化,学习效果也会加强。
2.综合课程既是科学发展和学习方法的需要,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综合课程除了克服学科过于细化的缺点外,还容易贴近社会现实和现实生活,通过整合各学科的相关内容形成新的课程。如人口教育、环境教育、法律教育、社交技能、休闲生活方式等,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物理、卫生等学科。这是学科课程无法具备的优势。
3.形成学生整体认识的需要:客观世界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通过综合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4.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掌握综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示例4:
【是非题】综合类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清晰的文化知识。( )
【答案】错。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学科课程的引领价值。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掌握综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综合课的相关考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综合课,掌握相关考点。
智朗教育浅析
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智朗教师招聘考试
回复【时事】查看每日时事新闻+时事模拟。
回复【数据】即可免费获得各省参考资料。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