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89829186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招聘 > 报考指南

有关素质教育的解读,素质教育观的概念

2019-07-17 | 文章来源:

各位考生您好,欢迎来到教师招聘指导模块。通过对历年教师招聘考试的分析,我们发现教育学中素质教育的知识点有以下几点。以下是对素质教育相关内容的简要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基础,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以形成人的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记忆公式:加快个性实现两头)

1.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素质。

科教兴国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张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强调每个人都能在教育中发展,而不是只关注一部分人,更不要说少数人的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大生产需要新人来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基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在认识到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人格发展为目标。本质上是一种人格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第二,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之间的区别

第三,对素质教育的错误解读

1.素质教育就是不做尖子生。

2.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素质教育意味着不要求学生努力学习。 减轻负担 也就是不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者少布置作业。

4.素质教育就是让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帮手和服务者。

素质教育意味着更多的课外活动和更多的文体课。

6.素质教育就是不考试,尤其是不考百分百。

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8.素质教育就是组织课外和课外兴趣小组,发展学生的各种才能。

四、考题再现。

1.(单选)20世纪末,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国开始特别重视()。

A.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C.发展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答案】a .解析:20世纪后,我国开始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本题选a。

2.(判断)素质教育就是不考试,尤其是不考百分百。( )

2.【答案】错了。分析:实施素质教育后,不是不需要考试,而是学生形式多样,能促进发展。所以,这个问题是错误的。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视频演示 查看各个学科的视频演示!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

本文来自智朗教师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笔试 面试 讲座

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