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1 | 文章来源:
[易错点1]
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容易混淆;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方针,是基本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它是决定教育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和行动纲领。包括内容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
教育的目的是指教育要培养的人的素质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受教育者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根据《教育法》,我国现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 39;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 39;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比较:两者的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一部分,教育方针也包括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易错点2]
个人主义与教育目的论容易混淆;
个体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满足人的需要;重视教育对个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提升人的价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教育无目的性理论是杜威提出的。他在《民主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除了它本身没有别的目的,但它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否定的是教育目的的一般性和抽象性,强调的是教育过程中的目的,即每一项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而不是主张教育根本没有目的。
对比: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
[易错点3]
非正规教育很容易与正规教育混淆;
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体系之外开展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有选择地为成人和儿童提供学习形式,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非正规教育是指每个人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家庭、工作单位、社会)中学习和积累知识和技能,并形成态度和见解的一种无组织、无系统的终身过程。
正规教育是指由教育部门认可的教育机构(学校)提供的,由专职人员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它有一定的入学条件和规定的毕业标准,通常在教室(课堂)环境中进行,使用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其特点是统一性、连续性、规范性和制度化。
对比:有固定的校舍,稳定的教育周期,统一的学制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固定师生数量的那一个就是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体系之外的其余就是非正规教育。
[易错点4]
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的概念容易混淆。
教学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育史上,有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教学制、小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而形成的稳定而简洁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
对比:教学组织形式是活动结构;教学模式是活动模式。
[易错点5]
直觉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很容易混淆。
直观原则是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形象,有效地掌握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对比:直觉强调对知识的直觉感知,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智朗教育浅析
扫描二维码 middot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智朗教师考试
回复 教育理论 可以查看两个学习的每一章老师的习题。
回复 视频演示 查看各个学科的视频演示!
注:本文为访客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智朗教师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或摘抄。本网站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智朗教师网”。任何违反上述声明的人将被本网站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