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信
微信
视频号视频号
视频号
小红书小红书
小红书
微博微博
微博
抖音抖音
抖音
知乎知乎
知乎
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特岗教师 > 报考指南 > 基础知识

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简答,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将儿童道德分为

时间:2022-05-24 19:24:55
来源:
浏览量:

相关建议:

全国特岗教师考试基础知识概述

道德发展理论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希望这个解释可以帮助同学们区分不同的理论。

一、提问方式:理解类多选。

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研究方法:双重故事法。

2.特定理论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 ~ 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其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没有任何规律性的意识,因此没有道德观念的发展。

【解读】孩子这个时候还不能判断对错。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要求孩子去分辨谁对谁错,他们是无法给出答案的。

第二个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 ~ 8岁):儿童主要表现出他律道德,表现为对成人的服从,所以也叫服从阶段。

这个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在这个阶段,孩子处于操作前思维阶段。它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可逆的利己主义,片面强调个人的存在和个人的意见和要求。

【解读】这个时候,孩子的道德判断其实是建立在自己的规则之上的,道德被看作是自己的延伸。所以它的判断是基于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比如父母不给孩子吃糖,孩子会说妈妈不好,意思是按照自己的规则做道德判断。

(2)权威阶段(5-8岁):这一阶段的思维正由前期操作思维向具体操作思维转变,并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表现为他律性、绝对规则性和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他们知道规则在行为中的作用,但不知道它们的意义。他们经常根据表面和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自己的行为。

【解读】这个时候,孩子的道德判断是基于既定的规则。如何依法判决?比如老师规定你不能在课堂上说话,如果有人在课堂上说话,不管什么原因,都是违反纪律的。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 ~ 11、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力已经萌芽,正义感不再基于 服从 的特点是,而是由 平等的概念 是主要特点。他们认为,道德行为的准则只是同伴为保护共同利益而约定的社会产物。因此,规则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给予的可逆特征。规则和同伴之间是可逆的关系。我希望你遵守它们,我也必须遵守它们。判断好坏的标准不是权威,而是公平。公平的行为是好的,反之亦然。

【解读】此时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寻求一种观念上的平等。比如两个人在玩游戏,但是到了吃饭时间,大家都要回家吃饭,那么游戏就暂停了。这就是观念的平等,你我也一样。如果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孩子觉得他们必须遵守规则而不知道该做什么。

第四阶段,公平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维护正义和平等,体验正义和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解读】这时候孩子的道德判断就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富有同情心。比如大儿子会给小儿子夹菜,这就是慈悲。

(责任编辑:zljy-xxh)

考情咨询与资料获取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扫码即可在线咨询,真人客服1V1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智浪教育"获取更多考编资讯

在线咨询

地市校区联系方式

长沙总部浏阳校区株洲校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视频号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0731—89829186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mtkclub@163.com